環境
南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,雨量充沛,年降水1200毫米,四季分明,年平均溫度15.4°C,年極端氣溫最高39.7°C,最低-13.1°C,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。春季風和日麗;梅雨時節,又陰雨綿綿;夏季炎熱,與武漢、重慶并稱“三大火爐”;秋天干燥涼爽;冬季寒冷、干燥。南京春秋短、冬夏長,冬夏溫差顯著,四時各有特色。
歷史
南京地區5000年前就有居民定居了,這個城市及周圍都曾經發現一些史前遺址。然而,有記載的史料則是始于戰國時代(公元前453-221),當時南京是戰爭中的重要戰略目標。而秦朝(公元前221-207)的勝利結束了這一切,使得南京成為一個繁榮的行政中心。
公元6世紀,南京的命運急轉直下,相繼遭遇水災、火災、農民起義和戰亂。隨著隋朝(公元589-618)出現,定都西安,南京被夷為平地而它的歷史遺跡也淪為廢墟。雖然在唐朝盛世,它曾經歷過繁榮時期,但后來亦漸漸沒落。
1356年,朱元璋領導的對抗蒙古元朝的農民起義取得勝利。農民攻占南京,朱元璋取名洪武,成為明朝第一任皇帝,定都南京。他建造了一個巨大的宮殿,城墻環城矗立,南京作為都城的榮耀是短暫的。1420年,明朝第三任皇帝永樂遷都回北京。從這個時候開始,南京作為一個區域中心的命運起起伏伏。
1864年,清朝軍隊、英國軍隊、歐洲各國以及美國雇傭兵包圍了南京。他們圍堵了7個月,最后攻占并屠宰了太平軍。20世紀,南京是中華民國首都,日本侵略戰爭最嚴重的地方、國民黨政府所在地(1928-1937;1945-1949),直到共產黨解放南京和全中國。
藝術
千百年來,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地區的文明,也養育出南京這座美麗江南古城。南京市依山傍水,鐘山龍蟠,石頭虎踞,山川秀美,古跡眾多。著名的文學家學者朱自清先生早在上世紀30年代游歷南京后寫下的《南京》一文中就有這樣一段評價:“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,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跡。你可以揣摩,你可以憑吊,可以悠然遐想”。
【民俗文化】
自古就有“天下財富出于東南,而金陵為其會”之說,而南京又是十朝古都,衣冠文物盛于東南和都市大氣之特色,有深厚的文化底蘊。同時,南京作為天下文化中樞之所在,文化底蘊深厚,所謂“菜傭酒保也有六朝煙水氣”就是這個道理。因此南京人一直都有著過中國傳統的節日傳統:過年大門上貼春聯或者門神,還有的文人雅士們在大門貼一幅“雞”畫,取“雞日相長”之意。現如今南京人過年相見,都會互祝“恭喜發財”,并敬遞茶煙,以時尚糕點相待。在正月十五月圓之夜,南京人有“上燈元宵,落燈面”之俗。明清兩代,南京元宵燈會,有玩龍燈和掛紗燈之俗。同時,南京人還保留著很多傳統民俗,如:清明踏青、端午游秦淮、中秋月摸秋、重陽登高會、臘八節品粥、小年迎財神等等。
【傳統藝術】
南京的云錦、成都的蜀錦、蘇州的宋錦、廣西的壯錦并稱為“中國四大名錦”,而南京云錦為四大名錦之首。南京云錦是我國悠久的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,以絢麗多姿,美如天上云霞而聞名海內外,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。南京云錦集歷代織綿工藝藝術之大成,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。云錦是用5.6米長,4米高,1.4米寬的大花樓木質提花機,由上下兩人配合操作生產出來的,被古人稱贊為“寸錦寸金”。
【傳統戲劇】
南京白局又叫白曲,白曲原名百曲,是由云錦的生產織工在織錦過程中的一種說唱而演變的。白局的表演一般為一到二個人,最多不過三五人,說的全都是南京本地的方言,唱的是俚曲,聽起來通俗易懂,其韻味淳樸、生動詼諧、親切感人,是一種很有濃郁地方色彩的一種說唱藝術。根據相關史料中的記載,元曲曲牌中的“南京調”就屬于白局的古腔本調,又稱作數板或新聞腔,白局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。其中一部非常有名的香港電影《三笑》中的大部分曲調就是出自南京白局。建國以后,南京市總工會主席夏冰流于1960年組織并成立了南京白局劇團。
【傳統建筑】
“六朝金粉地,十里秦淮河”。夫子廟就坐落在作為古老的南京文化淵源之地的秦淮河畔。自古以來,夫子廟就仿佛是秦淮地區的皇冠,閃爍著動人的異彩。這里的人文薈萃,賈商云集,一直就有“江南佳麗地”的美譽。周瑜、謝安、王導、范蠡、杜牧、李白、吳敬梓等許許多多的著名的文人大家都在這里創造了不朽的業績,留下了流傳千古的詩篇。在歷史上,夫子廟曾經四毀五建,最后一次是被1937年日軍侵略的炮火而摧毀。1984年,在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期,夫子廟以及秦淮風光帶開始修復建設。經過數十載的努力,這里再現了明清時期江南街市的風貌,古秦淮河廳以及河房景觀,使得六朝、明清文化得到進一步展現和挖掘。
宗教文化
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,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,南京有著數千年以來形成的自己的宗教、風俗等傳承體系。拿佛教來說,南京的棲霞山、清涼山、牛首山和古長干里大報恩寺區域,都是佛教圣地,棲霞山是天下四大叢林之一,并且是佛教三論宗的祖庭,有著江南最早最大的石刻佛窟。清涼山的清涼寺是佛教法眼宗的祖庭,“解鈴還須系鈴人”這個成語就源自清涼寺。牛首山是佛教禪宗牛頭禪的創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