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描下方二維碼
歷史
輝縣市遠古時期為共工氏部族居地。夏屬冀州之域,殷商系畿內(nèi)地,周稱凡國、共國。周厲王十六年,共國君共伯和受諸侯擁戴,代行王政,號共和,是為元年(前841年,為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)。春秋屬衛(wèi),戰(zhàn)國歸魏,秦屬三川郡。西漢,縣境東部置共縣,西部屬山陽縣。東漢、晉、北魏、東魏因之。隋開皇六年(596年),省山陽縣,改置共城縣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,置共州,轄共城、凡城二縣;武德四年廢州,并凡城縣入共城縣。宋因之。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,避顯宗允恭(共之諧音)之諱,改稱為河平縣;明昌三年(1192年)又改稱蘇門縣;貞祐三年(1215年)升蘇門縣為州,因百泉威惠王祠有清輝殿(取謝靈運“山水含清輝”詩名命名),故以“輝”為名,稱“輝州”,領蘇門、山陽二縣。元代因之,后廢蘇門縣,改山陽為鎮(zhèn),仍稱輝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廢州立縣,改輝州為輝縣,屬河南省布政使司衛(wèi)輝府。清代因之,民國16年(1927年),天門會舉義,在西平羅建合平縣,不久即廢。
1938年2月日軍入侵輝縣,1943年至1944年,中共太行區(qū)委根據(jù)抗戰(zhàn)形勢,將原輝縣相繼劃為輝縣(后改輝北縣)、輝嘉、新鄉(xiāng)(后改輝縣)三縣。1945年8月抗戰(zhàn)勝利,1946年6月三縣合并為輝縣。
建國后,輝縣屬平原省新鄉(xiāng)專區(qū),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,改屬河南省新鄉(xiāng)專區(qū),1986年新鄉(xiāng)專區(qū)撤銷,改屬新鄉(xiāng)市。1988年10月撤縣設市,但僅在輝縣后加“市”字,稱作“輝縣市”,并使用至今,成為中國目前僅有的名稱中帶“縣”字的城市。
遠古時這里是共工族的居住地,殷商時為畿內(nèi)地(首都直轄區(qū)),武王克殷時曾經(jīng)在城北的百泉誓師,次日與商軍大戰(zhàn)于牧野(今新鄉(xiāng)),流血飄杵。西周時為共國,相傳周代共和元年,執(zhí)政的共公的封地就是這里?!对娊?jīng)·衛(wèi)風》篇里“毖波泉水,亦流于淇”,即是指城西北的百泉湖。更有一種說法,認為詩經(jīng)中所提的“泉”,均是指百泉。春秋左傳/古文觀止首篇所提及的鄭莊公的弟弟段就封在此地。后為魏國。西北山區(qū)尚有戰(zhàn)國長城遺址。西漢置共縣,隋置共城縣。北宋末年,岳飛曾在此地死戰(zhàn),后退入太行山,即“八字軍”。金代時,先改為河平縣,金貞佑四年(1216)改輝州,因山下百泉湖畔建有清輝殿得名。直到明初降為輝縣。清代屬衛(wèi)輝府管轄(治所在汲縣)。1949年屬平原省,后隨平原省并入河南省。1988年撤縣設市,但僅在輝縣后加“市”字,稱作“輝縣市”,并使用至今,成為中國目前唯一名稱中帶“縣”字的城市。
環(huán)境
輝縣市境處于太行山與華北平原結(jié)合部,為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(qū),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。由于受山脈走向和海拔高度影響,季風作用較為明顯,春季多風少雨,夏季多雨較熱,秋季氣候涼爽,冬季較冷少雪。境內(nèi)分4個氣候區(qū):西北部中山溫涼區(qū),無霜期短,平均氣溫12℃以下;南村盆地和淺山溫和區(qū),年均氣溫12~14℃;山前丘陵溫暖區(qū),年均氣溫15℃左右;平原溫濕區(qū),年均氣溫14℃左右。據(jù)1971~2000年氣象資料統(tǒng)計分析,1月最冷,月均氣溫-0.6℃;7月最熱,月均氣溫27.1℃。極端最高氣溫41.5℃,出現(xiàn)在1992年7月2日;極端最低氣溫-18.3℃,出現(xiàn)在1990年1月31日。0℃以上積溫年均為5202.1℃,10℃以上積溫年均為4691.3℃。年均無霜期214天,最長239天,最短194天。年均日照時數(shù)2020.1小時,平均日照百分率46%。5~8月日照充足,日照時數(shù)最多的5月為225.0小時。年均降水量589.1毫米,7月降水最多,月均降水182.3毫米。一日最大降水量178.0毫米,出現(xiàn)在1981年8月16日。年均相對濕度68%,7、8分別為79%和8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