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描下方二維碼
歷史
戰國時期,撫順地區屬燕國的遼東郡。漢代設玄菟郡,治所即在撫順。西晉時期的高句麗王國在撫順的高爾山上建新城。初唐時期曾為安東都護府下轄的都督府治所在地。遼、金時置貴德州統轄撫順地區。公元1384年(明洪武十七年)修筑撫順城,撫順得名于此,其交為“撫綏邊疆,順導夷民”。撫順的新賓滿族自治縣是清王朝的發祥地,境內的赫圖阿拉遺址即為后金的都城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撫順為直轄市。1954年遼東、遼西省合并為遼寧省,撫順改為省轄市。
藝術
撫順是清王朝的發祥地。撫順處處充滿了神異的色彩,被稱為“啟運之地”(鴻運開啟的地方)的撫順是瑞氣素生的龍興之地,清王朝在這里奠定了康乾盛世的根基,世界文化遺產、清朝關外三陵之首——永陵,依然佇立在興京城神奇的啟運山下。當年努爾哈赤登基稱汗的后金第一都——赫圖阿拉城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,覺爾察城、御路古榆、啟運神樹無不向人昭示著那段神奇的歷史,引起游人無盡的遐思。
撫順是滿族的發祥地。撫順時時洋溢著濃郁的滿鄉風情,被譽為“中華滿族第一鄉”的新賓縣內,中華滿族風情園中那全國唯一的滿族歷史文化長廊、滿族博物館、滿族老街、滿族農莊,滿族美食不僅讓您親身感受風情萬種的滿族民俗,深刻了解滿族文化和歷史,同時也讓您為一個自強不息的弱小民族在這塊熱土上發展壯大,為推動中國歷史文化寫下精彩篇章的歷史而感慨萬分。
環境
撫順市屬于中溫帶東亞大陸季風氣候區。
主要氣候特點是夏熱多雨,冬寒漫長,溫差較大,四季分明。年平均氣溫為5~7℃,≥10℃積溫平均為2700~3200℃;無霜期為130~150天;年平均降水量為760~790毫米;年日照時數為2230~2520小時,日照百分率為51~58%。
民族
撫順是多民族雜居地區。生活在撫順的各族人民經過千百年來的相互融合,形成了既具有共同地域特色,又具有民族風貌的斑斕多姿的民間習俗。撫順地區的民俗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。
一是風俗習慣更加趨同存異。以漢族習俗為主,但又體現出少數民族各自的特點。如漢族人傳統的農歷歲時節日,春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等,滿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也十分重視。滿族人興起穿的旗袍、馬褂等,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也喜歡穿。撫順地區的各族人民在生育、祝壽、婚嫁、喪嫁、飲食、居住、服飾、出行、生產、社交、節慶等方面的習俗已基本上相同或相近,但內容上也有區別。如在飲食上滿族人喜歡粘、甜食;朝鮮族喜吃粘辣食;回族人喜吃甜食,漢族人喜吃咸、酸、甜、粘、辣食品。
二是新習俗逐步取代舊習俗,新習俗占主流。婚娶形式趨簡去繁,喪葬以火葬為主。生育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樣,少生優育。穿戴梳妝趨于個性化,時尚、時髦開始左右人們的審美情趣,飲食不僅要吃飽、吃好,更追求營養、健康,居住由三世同堂的大型家庭、主干家庭向小型的核心家庭轉化。人際交往重交情,講實際,謙恭禮讓,互相幫助,被人們所認同。婚姻家庭既重感情,又講權力、責任和義務,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各種封建迷信習俗在逐漸被淘汰。